短視頻下半場,豎屏劇創作14要素 | 干貨
從2018年下半場到2020年上半場,轉眼之間,豎屏劇已經有了一年半探索——
2018年,騰訊微視和騰訊動漫出品的古裝沙雕豎屏甜寵劇《通靈妃》和愛奇藝自制豎屏單元劇《生活對我下手了》,全網播放量破億,開創了豎屏網絡劇的先河,衍生出視頻平臺關于豎屏內容敘事和豎屏美學研究的行業話題。
之后,騰訊視頻乘勢推出《住手吧!關同學》《我的男友力姐姐》《萌寵君》等豎屏短劇,積極入局影視劇新賽道,行業內甚至有人稱之為“短視頻下半場”。
2020年,原創豎屏劇《錯心戀人》《恭喜發財》《創業吧,我的將軍大人》陸續上線,以《首席的秘密甜心》《婚戀成癮》等小說或動漫為代表的IP改編豎屏劇,也相繼進入籌備開機階段。小眾IP的視覺化翻譯,在豎屏領域得到進一步發展。
大批MCN機構和傳媒公司隨之涌入豎屏劇,但由于大部分制作者專業性欠缺,大多數劇集質量良莠不齊怎么把豎屏視頻剪輯成橫屏,內容尷尬生硬、畫面粗糙,與搞笑段子之類的短視頻其實并無太大差異。
作為豎屏劇制作的一線從業者,累計實操100多部豎屏劇和300多個豎屏劇本,筆者將在本文中分享一年半來的豎屏劇實戰干貨。
豎屏劇的“創作綱要”
就內容而言,豎屏劇劇本創作,區別于傳統橫屏影視劇,更區別于抖音快手短視頻段子。受框幅限制,豎屏劇在創作理念上,需要打破橫屏敘事邏輯,快節奏、高密度地推進故事,對故事的敘述能力和人物認定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人物設定上,9:16的框架無法承載過多的劇中人物,需要對同類型人物設定進行壓縮合并。甚至在臺詞設計上,也要區別于傳統影視劇的人物對話,需要更加網絡化、高度簡潔化的臺詞怎么把豎屏視頻剪輯成橫屏,來表現人物狀態,推進劇情發展。
在拍攝鏡頭上,豎屏劇的創作不能按照橫屏視聽語言取景,導演和攝影師傳統觀念里的遠、全、中、近、特,推、拉、搖、移、跟,甚至常見的正反打技巧,都無法照搬進豎屏創作??紤]到豎屏畫面整體效果怎么把豎屏視頻剪輯成橫屏,航拍、滑軌,甚至燈光,也無法參考橫屏拍攝,需要一套適用于豎屏領域的全新鏡頭語言體系來表達。
在后期剪輯上,豎屏短劇對于節奏、轉場、卡點、調色風格、背景音樂都有更高的要求,沒有特效加持和大場面拍攝的情況下,如何在碎片化的敘事中,按照故事發展的節奏剪輯出符合豎屏用戶感官體驗的視頻,對后期剪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們的頭部爆款作品中,產生爆點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為封面海報好看、有的是因為男女主角顏值高,有的因為每集的故事反轉性強、還有的是因為背景音樂好聽......在用戶的豎屏看劇習慣還沒有養成之前,各種因素都需要綜合考慮。
豎屏劇本創作的“七大要素”
以劇本創作為例,從劇本格式開始,故事梗概、故事大綱、商業賣點、題目、人物設定、人物名字、劇本正文、前三集節奏、開場15秒爆點、每40秒的高潮或反轉、服化道使用、背景音樂設置、敏感問題審核等,都有系統的寫作模式。
1. 故事梗概1000字左右。
例如:本劇講述了xxx/xxx/xxx/xxx/xxx(主要人物可以設置在五個人左右,但是盡量避免五個人同時出現在畫框里的戲份,豎屏框幅有限),因為xxx(原因)在xxx地方(主要場景可以設置在五個左右),發生了xxx事情,經過xxx,最終xxx,上演了一出xxx的故事。
2.劇本風格與人物設定。
目前主流用戶比較歡迎的主要有懸疑、甜寵、喜劇。
整體類型有古裝、民國、現代三部分,風格可以有玄幻、仙俠、武俠、宮斗、懸疑、推理、喜劇、科幻、穿越等。
個性鮮明的人物設定,是講好豎屏故事的重要因素,時長和節奏決定了豎屏短劇中的人物性格不宜過于復雜,但影視劇的基本規則,又要求主要人物不能過于扁平。因此,豎屏劇中的主要人物設定,更偏重于體現人物成長和心理變化。
例如:甜寵劇常見的故事套路,單純善良的灰姑娘經歷了一系列的苦難和挫折,在白馬王子的幫助下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精英,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切記,灰姑娘多元化的性格導致其行事風格飄忽不定,這會讓觀眾覺得故事邏輯混亂。
3. 題目,不宜使用過于文藝的題目。
例如:《紅衣女捕快》《誤入桃花源》《深宮恩仇錄》《重生之帝君之子》《清風客?!贰肚C閣主之百里玄》等題目,讓人一眼看到就能聯想到大概內容,切記不要取太長或者太文藝的題目。
反之,譬如《紅薔薇》《夢里秦淮客》《青羊為煞》這類或是文藝或是生僻的題目,就不太容易吸人眼球。
4. 開場第一集場面要宏大,第一集前15秒,一定設計出一個爆點。
例如:如果劇中有打斗、比賽、出軌、兇殺、密謀、逃逸等商業元素較強的戲份,可以直接先放到第一集的前15秒讓其發生,至于銜接,可以考慮回憶、轉述、旁白等表達方式。
5. 前三集,基本交代清楚故事矛盾點,可以沒有交代清楚背景,也可以沒有交代清楚出場人物,但是矛盾點要集中展現出來。
6. 劇本正文部分,盡量不要使用通篇人物對話,可以多加入人物狀態描寫,來實現劇情的飽滿度。
例如:他緩緩地站起來,看了看四周,然后從兜里掏出一塊玉佩,突然聽到門外有腳步聲,他又趕緊裝了回去,將耳朵貼在窗戶邊,聽著腳步聲走遠了,才又掏出玉佩,看著旁邊的買家……
7.小眾行業劇,以及推理喜劇。
例如:行業劇——一個古玩引發的盜寶計劃,因為圍棋發生的命案,由于死人帶來的瘟疫,某個歷史事件遺留的后續,某個現代職員穿越到古代從事同一工種……
豎屏劇制作方式的“七大要素”
結合劇本內容,從拍攝制作和后期剪輯來講,從鏡頭運動、場面調度、畫面構圖、節奏打點、結構反轉、場景選擇、演員演技、聲畫關系等方面,也總結了適合豎屏的制作方式。
1.豎屏劇的鏡頭運動與場面調度。
對于習慣依靠場面調度進行宏大敘事的導演,在豎屏領域會有明顯的“水土不服”。橫屏用全景交代故事背景和場面調度牽引人物出場,豎屏均無法實現,需要導演依靠旁白或者色彩產生的年代質感去向觀眾交代,“以小見大”是豎屏最實用的表達方式。
2.攝影師的畫面構圖。
以中近景為例,橫屏通常用來表現人物神態和情緒,但在豎屏視頻中,近景實際上已經起到大特寫的作用。同理,將橫屏中的全景搬進豎屏,就會讓畫面顯得特別雜亂無章,會破壞豎屏的整體美感。
關于人物正面取景,所有固定機位平拍的豎屏人物,都會顯得肢體寬大而臃腫,臉龐扁平又不立體,攝影師在給演員正面鏡頭時,需要根據演員情況適當調整角度,才能最大程度地讓畫面變得優美。
3.短劇的節奏打點與結構反轉。
由于微短劇碎片化的特定屬性,用戶對劇情節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證故事連貫性的前提下,每40秒左右需要一個小高潮或者反轉,包括但不限于故事高潮、經典臺詞、服化道反差、劇情反轉的處理方式,需要導演對短平快的敘事節奏具有相當的把控能力。
4.豎屏場景的選擇。
行業內通常會在開機前提交主要場景照和演員資料。除了必要的商務考慮,更重要的就是尋找符合豎屏審美的展示元素。
豎屏審美對于拍攝場景沒有硬性要求,能產生手機壁紙一樣的效果,就是豎屏場景的頂配。很多需要靠鏡頭運動來展示全貌的場景,在短平快的敘事節奏中都會顯得多余。
5.演員是否具有豎屏美感。
豎屏劇發展兩年多以來,行業內并沒有誕生真正意義上的豎屏爆款,這與演員選擇也有一定關系。優愛騰也曾在豎屏短劇中力捧新生代演員,但是很多演員的臉型和風格并沒有特別契合豎屏審美。當然,未來會怎么樣,需要全產業鏈去共同探索。
6.豎屏剪輯中的人物關系。
做過抖音劇的剪輯比影視劇剪輯更懂豎屏,這是實際操作中得出的結論。豎屏拍攝時的機位數量和鏡頭素材,在9:16的畫框里能否交代清楚人物關系,對剪輯師是一種新的考驗。
橫屏視頻中A/B/C三人對話,熟練的剪輯師都可以清晰明了地交代關系,豎屏視頻中,在舍棄通篇全景、沒有軸線的狀態下,剪輯師需要精確把握鏡頭素材,才能做到精彩而不混亂。
7.聲畫關系。
聲畫關系在任何視頻中都會遵循基本原則,聲音和畫面有機協調才能產生完整的感官效果。唯一區別在于,豎屏中的聲畫關系對層次感和立體感的要求有所不同,缺乏大場面的先天劣勢,讓豎屏在展示聲畫對比時無法產生有效的對比。不去通過聲畫關系過多預留讓觀眾自我感知的情節,可以有效緩解觀眾層次錯位的視覺體驗。
結語
綜合來看,豎屏劇還未成熟,無論是深耕或者轉型的行業從業者仍處于探索期,豎屏領域仍然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但是無論形式如何變化,最終仍然是內容為王。未來的豎屏劇,會在成熟IP和小眾明星的加持下,用觀眾體驗+參與的互動模式,圈層固定受眾,形成影視劇新的細分領域。畢竟豎屏劇在IP影視化方向,具備得天獨厚的先發優勢。
優愛騰等主流視頻平臺毅然入局,新生的豎屏平臺正在崛起。我們期待,以全新的表達方式帶給觀眾不同的視覺體驗。當然,這需要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